由RTS亞洲區國際講師陳彥翰 Bruce Tyson Chen · RTS抗阻力訓練專家粉絲團發佈 ·110年 9月6日
RTS抗阻力訓練專家【重訓新手篇】 - 對於初學者來說,找出正確訓練方式,就好像疫情期間大家紛紛學習做菜而開始翻閱食譜,有頭緒不難,但很可能都有從未考量過的安全疑慮。 首先,大家想的都是能做出一道能吞得下的料理,並且逐步使料理變得更美味,就好像是網路上的訓練資訊, 總是教"如何有效的訓練某個部位",許多人都能體驗到"有鍛鍊到",或是"很有感覺",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, 但是我們都必須思考的更長遠,因為潛在的風險,不是"好吃",或是"很有感覺"如此簡單,我們會幫助大家逐步學習。 - 一、[辨別潛在風險] 容我粗略的解釋: 做料理時食物和調味料的總量、比例,以及各別的化學結構、鍋子多燙等..所產生的化學變化,不能用喜不喜歡、好不好吃來決定食物的營養有多少(烹煮過能吸收多少?),我們仍必須考慮長期對身體的影響。 而在做訓練時,某些動作應該怎麼做,其實也都沒有一個"標準",也不該單純地用"喜不喜歡"、"感覺有練到"來決定訓練的風險和效益為何。 兩者的共通點,當然也都存在著個體差異,例如在飲食方面,有的人有腸道吸收問題、腎臟功能或是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的淺在遺傳風險因子, 在訓練方面,有身體結構的差異,例如骨骼的形狀、關節與周遭結構、韌帶關節囊等...都會使每個人對不同的訓練動作有著不同的耐受度,以及"各別的"標準, 飲食和訓練還有一點很像的地方是,很多對健康有影響的菜單(包含訓練),都要好一段時間才會發揮其傷害力.. 因此,我們必須清楚了解訓練的原理,就好像營養師對於食用物的了解,避免在訓練的過程除了效率差,且身體變得更不好用,或是逐漸造成一些傷害。 (過程中我們也會利用網路上常見的錯誤資訊來練習分析,評估潛在風險及效益。) - 二、[解剖學] 很不幸的,雖然我們在亞太地區開放報名的"Level 1"雖然如名稱是入門課程,但同學們必須具備基本的解剖知識。 例如骨頭的"地理位置"、肌肉長在哪裡,我們不會在意骨頭或是肌肉學名,但需要知道肌肉的主要功能-收縮,及附著的位置會在收縮時對骨骼造成何種機械的功能。 簡單來說,我將彈力繩綁在門把上,在給予牽引力量,門因為有關節而因此產生旋轉點,這個運動就像是肌肉收縮使關節活動,當然了,要考慮的遠不止這些。 - 三、[重訓] 重訓其實是俗稱,要更精確的形容其實是叫做"抗阻力訓練",也就是RTS(Resistance Training Specialist"抗阻力訓練專家")課程的主題。 抗阻力顧名思義就是對抗阻力,為什麼不叫"重量訓練"? 因為一方面那會使人誤解一定要"拿重",才能"訓練",而我們在探討非常基礎的物理後便容易理解。 其實走路也是一種抗阻力,任何一種運動都叫做抗阻力,在走路時對抗的是自己的身體質量,只是走路的效益不一定是我們真正要的。 (地心引力對骨骼造成的作用力,肌肉克服骨骼另一端的作用力,使我們發生或不發生動作-有沒有克服) 課程中我們會利用一些物理的基礎原理來幫助各位理解,"什麼是有效的抗阻力訓練",當然這必須先有"目的"。 - 總結: 在了解基本物理、構造特性、潛在風險,再依據每個人構造不同(各種差異),來延伸出個體化的訓練處方。 要成為一位真正的專家也好,要顧慮長期結構健康也好,沒有一個SOP是能完全符合一個人的,唯有了解原理。